【道听】从哪儿哪儿都是鹅厂说起

【道听】从哪儿哪儿都是鹅厂说起

【引子】据公开信息:2020上半年,腾讯共对外“官宣”近60家投资案例,也就意味着平均每3天投资1家公司,堪称上半年最活跃的 投资机构。另按腾讯总裁刘炽平2020年初对外公开的数据:腾讯已经投资了800多家企业,其中独角兽超过160家,上市公司超过70家。

为啥是腾讯阿里,而不是中行、中邮,中石化

于是我在随便网上一搜,就拉出来一长串腾讯投资公司的清单,且不乏在国内排名靠前的互联网头部公司,比如京东、拼多多、美团点评,比如知乎、快手、B站、虎牙/斗鱼,比如滴滴等等。

腾讯是国内最大了?比之国企、央企都大吗?手伸了这么长,是要做未来“男主角”了吗?

再去查查腾讯的官网,公开的投资信息也表明其专注于全球范围内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相关领域投资,包括文娱传媒、消费零售、民生教育、金融科技、企业服务及海外投资等领域。当然,不只腾讯,国内互联网另一极阿里,也并非没有类似的操作。于是,不知不觉地,我们的生活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姓互”的公司:互联网家装、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小贷、互联网银行、互联网健康、互联网保险等等等等。而且,可预见的将来,“姓互”的公司和企业只会更多,而不会更少,当然也可能不再姓“互”,可能会更换名字,比如姓“云”或者“智”,但其背后的逻辑和实质是不会变化。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互联网会“广而泛之” 的进入到各个行业?互联网企业突然成为或者即将成为整个经济生活的经营者和掌舵者,与之相对的“传统行业”都在惊讶这种变化、在对这种变化的恐惧中去尝试拥抱这种变化,还得考虑给怎么去“面对”这个敌人。要回答这一些列的问题,或许要从互联网本身的价值和属性说起。

互联网是什么?

这个问题有意思,正好是那种人人好像都懂但一问又好像说不出的具体答案的问题。那么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呢?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

“互联网,又称国际网络,指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百科这个定义,无疑是对的,但总感觉是个废话,就像说空气是一种混合的气体一样,直白一点说——说了和没说一个样。因为存在我们意识和认知里的互联网,是实实在在、时时刻刻影响我们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的一种关系,不单单是一种“存在。”特别是因为这次“新冠”疫情造成的社交“距离”的变化,让我们对于互联网的存在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感知。如果没有互联网,就不会有远程办公、视频会议、远程问诊、云课堂、春节贺岁电影的云首映、“战疫”演唱会的云现场。这些概念在字面上并没有体现出任何互联网的字眼,但是背后确实是由互联网提供了最基础的能力,是构建在互联网之上的功能和应用。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互联网的定义,应该更多的是一种“授之以渔”的赋能,或者说将它归属到生产力叠加了生产方式的范畴,也正是基于此,互联网的出现被普遍认为是“第三次工业(或者称产业)革命”的代表。

为什么是互联网?

目前,普遍认为人类历史上有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是以“蒸汽驱动机器”取代人力劳动为代表,从而实现机械生产和相应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第二次是以“电力驱动”取代“蒸汽驱动”为代表,获得了高效且易于传输的能源,从而使规模生产、生产效率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提升,而生产组织的方式也进一步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具体是什么并没有得到一个公认的认可,但有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以美国国防部60年代末期组建的网络系统为基础的互联网(Internet)是最有可能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的,互联网的出现实现了以计算机作为载体的“数据和信息”的互联互通,这种“革命性”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差异性是巨大到不具有“可比性”(这也可能是人们并不认为互联网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代表的原因):互联网的出现并不是以一种更新的、更好的能源、能量来替换旧有的能源,进而提升生产效率、产业规模,而是通过“互联互通”驱动和实现了“去中心化”和“扁平化”,在动力、生产资料之外重新定义了一种新的“资源”,从而为新的生产、生活组织方式的出现提供了巨大的可能。

这种差别也造成了,在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成长和积累起来成为巨头的企业,不论通过技术更新、规模化生产而极大地压缩生产成本,通过上下游产业链条的布局成体系的构建产业壁垒,通过价格优势快速形成竞争优势,还是通过交通改善带来其自身优势实现了更大规模的覆盖,更多地是在其垂直及关联的行业占据了“垄断”地位,而并非向整个社会的整个生产生活领域进行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诞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高速成长的杰出代表——通用电气公司(GE)为例:1892年,爱迪生电灯公司(托马斯·爱迪生1878年创立)和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合并,成立了通用电气公司,并在无线电技术及产品制造方面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在此基础上,一步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服务性公司,包括消费金融、商务融资、能源、医疗、基础设施、NBC环球、交通运输、高新材料、消费与工业产品、设备服务、保险等等。这些业务的扩展主要是其核心产业上下游的延申,其余少部分是服务于企业集团经营利润的需要进行的财务投资。”

通用电气通过成功的经营拥有着极为广泛的经营范围,在经济、军事、民生、金融等等领域都拥有足够的话语权。但即便是这样,人们会讨论通用电气可能的垄断,但好像并没有讨论通用电气可能对于经济生活的“统治”。同样的,主流观点认为,工业化极大的提升了生产能力,制造了丰富的社会财富,但却少有人去讨论工业化是如何“摧毁”了耕作业、手工业和纺织业。相反的,现在我们却时时惊诧于互联网的无孔不入。原因就在于,经过前两次工业革命,经济和社会“获得”了新能量,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活动的能力,朝夕劳作的农牧业一步步机械化和产业化,家庭作坊的纺织业、手工业也一步步工业化,但这些行业、产业本身运行的过程并没有本质的改变,依然是制造(种植)和销售,也就是无论其生产力如何提升,但其生产方式并没有改变,即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产业”本身。

互联网又有什么不同?

属性与边界

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互联网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出现,最大的不同在于,互联网看似并没有直接参与到生产生活中,并不像燃气、电力一样,以一种很显性地外在的改变(生产力)去推动生产和生活的发展。相反的是作为一种链接方式(生产方式),对生产生活的方式进行了重新的组织。化用“道教”形容水的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互联网不归属万物,方能改变万物”。互联网除了独立作为一个行业之外,因其独特的工具属性,可以融入到任何一个业务、产业中去,从而改变原有生产和生活的组织方式。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可能没有办法想象在互联网之前生产和生活的组织方式,但是大家可以看看最近炒作的“新零售”的概念,在“新零售”概念中对于“人货场”的重新定义,其实就是建立在对于“链接、信息(数据)”的价值意义上。这是互联网的作用,也是它的本质:搭建链接,服务双边,传递信息。

因此,互联网的逻辑是平的,去中心化的,也就没有边界的概念。它所服务的是网络链接的点,这个点可以是人(将来可能还是人工职能),可以是企业机构。它发展的目标是连接更多的点、让已经产生链接的点存活在链接里,让这些链接里的点活跃,让这些链接里的点产生更多信息的交互,正是因为互联网企业每天“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更多的点进入到网络中来,如何保持这些点的活跃,这就需要“倾听”这点在网络上的行为,来更好的满足这些行为本后的需求,因此,它对自己是没有具体的定义和边界。当然,在实际的经营中,互联网企业也会进行聚焦,比如最传统的互联网企业变现模式:电商、广告和游戏(当然最近几年又多了一个金融)。不管这个互联网公司的产品是什么,是社交、资讯、内容、工具或是其他,考虑盈利的时候最终都会选择这几类业务,因为产品的用户需求决定了平台的选择,而电商、广告和游戏又是这些点的“普世”需求,用一个词来概扩这个选择就是“转化率”的需求。比如百度是做搜索的工具,自然会有使用者(点)来搜索商品信息,获取评价意见等,正是这些需要的识别以及为了满足这些需要,百度很自然的会寻求接入已有的电商服务或者自己开始经营电商服务,目的则是为了更好的服务链接中的点,增强连接中点的粘性、活跃并创造交易价值。这种平台思维下,互联网最自然的逻辑便是:我可以什么也没有,我来对接,服务双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控制,不占有,不排斥,这么说起来,腾讯的“投资不控股”的投资逻辑确实是很符合“互联网”链接的精神。

逆向经营

现在到处都在学互联网公司讲客户体验的事情,不管是真正接受了这个概念并落实到经营活动里还是只不过拿来做噱头,但这个概念是被普遍接受是很明确了。变成了谁都可以挂在嘴上说上两句,掺和到企业介绍、工作报告和各种PR文稿里,已然成了“形而上学”。

都知道追求客户体验是互联网公司很核心的经营策略,可是估计没什么人去想互联网公司为什么如此重视客户体验?从根源上,我觉得是迫于无奈,互联网行业无门槛且充分竞争,当然这两点也是是相对的且有一定的时间条件的。无门款是说,和制造业、金融业等“传统行业”相比,互联网公司并没有行政特许、资本、资源等“稀缺”门槛,也就没有“向下”和“向终端”的“等级优势”,也就是从本质上说互联网公司所从事的是“基础”服务业,是要“跪”求着“客户”来使用其产品和服务的,得靠客户来养着的;再一个就是由无门槛而演化来的充分的竞争,无门槛非稀缺同时也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准入”的限制,启动的门槛低则竞争者众,迫使互联网公司必须是通过更好的服务、更新的点子、更流畅的体验来维持生存并获得增长,并持续地想各种办法把更多的客户拉到自己的链接(盘子)里。也正是因为这样,注定了和传统行业相比,互联网是最大程度的面向客户的行业,它不是摆个柜台把所有业务的清单打印出来贴在玻璃窗口,或者录入到自助办理机器上等客户来办业务、来缴费,也不是把造出来的脸盆、脚盆、手盆、面盆统统摆在柜台里等人来买。而是,在一开始就先“反过来”想清楚,而且是时时刻刻都在考虑平台上的点需要什么,寻找什么,可以提供什么,去链接什么。

“破坏性”的开创

之前一段时间,“被互联网”改造的各个传统行业的人都在骂互联网“无知”,说互联网根本不懂这个行业的规则,对所有事情没有敬畏之心,最近的一个骂的最多的例子是金融行业。零售行业里互联网也渗透的很多,但是零售业的反倒是没有很多意见,一方面是零售本身也是没有什么“门槛”的行业,另一方面这次互联网改造零售有点“零售求助互联网自救”的意思。

之所以互联网被冠上“无知”的名头,其实还是因为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所“信奉”的是不同的逻辑:逆向经营。于此同时,互联网并没有身处“传统行业”中的从业者的“惯性思维”,不会默认某些无法理解和不可严明的规则,这些规则的出现肯定有着其正确性,而且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发挥了重大做用,但是毕竟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前几天看一篇媒体报道,国内主要经营ATM机制造和运维的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滑坡,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我们现在快连提款机长什么样子都不记得了,这一变化无疑是“互联网在线支付”所带来的便捷性所导致的。

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不输入提款机密码的付款交易都是不安全的”,如果在支付交易中跳过提款机密码会存在着不可控制的风险。我们现在快连提款机长什么样子都不记得了,但是扫码支付、刷脸支付甚至免密支付都用的熟练到飞起。这一改变需要感谢互联网对于这些规则的冲击,同时并没有纠结在如何控制、管理和保护提款机密码在网络支付中的保护的问题,而是通过了其他验证手段完成对于交易的认证,最终使得电子支付变得更加便捷、安全,也成就了领先于世界的新的发明创造。这种成功正式因为互联网是面向使用者,而非服务提供者的,是具有“破坏性”的改变,因而被敌视也是相当正常的。这种从底层逻辑的破坏性的开创,是基于平台上的点的需要来进行的,正如我们举例的电子支付的手段,无卡无密而通过手段短信验证码(或其他验证方式)进行的支付极大地便利了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等的发展,满足了链接上的点的需要。

成功的标准

这同样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存在巨大差异的一个价值观。传统行业对于经营结果的认知,往往考虑更多的是投入产出比,而且是直接的投入产出比。什么概念呢?投入产出比指的是所投资项目产出的收益与项目投资的之间的比率,预期的投入产出比往往用来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值得去投资,实际的投入产出比用来衡量一个项目最终的成败与否。当然,投入产出比这个数值越大越好。

我们以制造业为例做个简单说明。假设在行业的平均水平里,生产100个水杯需要投入的各项成本合计是100元,然后总共生产出合格产品98个,生产出的每个水杯可以卖1.2元,那么这个行业平均的投入产出比=(98*1.2-100)/100,也就是17.6%。我们假设这是一个基准值,如果在进行投入前的测算的时候,对于成本的控制不好,突破了100,而且因为竞争性考虑,产品的售价制定计划低于1.2元,生产上的品控能力也没有信心,以及合格率在90%,那么最终测算出来的投入产出比就会低于这个基准值。在这种情况下,出于投资收益最大化的考虑,很有可能资金会投去其他的项目。

当然,不同的行业利润模式决定了不同的行业的投入产出比会在一个大概合理的区间范围,而且投资人对于投资产出比也会有一个心理的预期,一旦投入产出比和预期的存在偏差,那么这个投入可能就不会成行或者在过程中中止。但是,互联网在这个问题上考虑的又是不同的逻辑,互联网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它对于投入产出比的计算,并不是计算投入之后的直接产出,因其提供的产品的特殊性,它所追求和计算的产出是链接的宽度,以及链接上的点的数量和广泛程度,这些链接上的点可能并不直接产生价值,但是可以提升链接的宽度、广度、规模和效率,这才是互联网追求的价值。当然,我们可以基于链接的点的数量通过某种“模型”去估算和衡量价值,但这和生产制造业,哪怕是服务业的投入产出比的计算是有着巨大差别的,这个中差异也是互联网提供各种免费服务的基础,也是所谓羊毛出在牛身上的逻辑所在。

互联网之所以独立为一个行业,却又同时把“触角“伸向几乎所有相关和不相关的行业,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行业本身和它所经营的业务的特殊性,在经营逻辑上与其他行业存在着根本的差异性,却又可以在另外一个维度上”涵盖“所有行业。

【结语】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带火过一个词“降维”,是说太阳系受到歌者文明的打击,将太阳系变成了二维平面。互联网和其他行业之间的差异可能正是“维度”的差异,也最终导致了互联网和谁都不一样,所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比如微信支付想做自己的商业生态,所做的不过是在微信里给大家发了红包。越是复杂的问题,复杂的系统,便会在内部产生多重、多层的维度,通过系统性的思维来对问题进行分析、拆解,在单一维度上获得系统问题的降维解决方案。

这正是互联网最擅长的方式。

相关推荐

C组积分榜更新:国足0-1垫底、沙特升至第3,3队同分、净胜球-11
中级会计证没用了么
365外围app下载

中级会计证没用了么

📅 07-01 👁️ 5763
【以诚“湘”见 追求卓越】天鹅到家:一个APP改变一个行业,一份工作幸福两家人